全部

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

来源:人民日报

作者:

2024-03-18 10:23:03
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,目前,31个省份312个城市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报送“白名单”项目6000多个。截至2月底,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2000亿元。

今年初,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《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提出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,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
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的背景是什么?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?各地如何开展相关工作?日前,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
有助于校正部分金融机构过度避险行为,支持房地产项目交付

2023年,我国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40%以上;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则下降8.5%。专家分析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,部分原因在于房企融资存在困难、一些在建项目逾期难交付,部分购房人不敢买新房特别是期房,转向购买二手房。

针对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问题,两部门联合印发《通知》,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:由城市政府分管住房城乡建设的负责同志担任组长,属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、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等为成员单位;定期组织各方会商,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有关情况,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,推送金融机构,做好融资支持。

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,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,有助于校正部分金融机构过度避险行为,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,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;也有助于支持房地产项目交付,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,提振市场信心。

以项目为载体给予融资支持,因城施策、因项目施策

“精准支持”,是《通知》的一大亮点。

精准,体现在以城市为单元建立协调机制。不同于以往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对接推进融资,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了城市政府牵头协调作用。

“房地产具有很强的区域特性,需要‘一城一策’‘因城施策’。”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认为,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将有助于城市政府与金融部门提升协商效率、共享信息,更好实现因城施策。

精准,体现在以项目为载体给予融资支持。此次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,并非以房地产开发企业整体作为支持对象,而是以项目为载体给予融资支持。

据了解,我国房企一般是集团公司加项目公司的架构,均是独立法人。集团公司出现债务违约,并不意味着项目公司停止运转,集团风险与项目风险并不能画等号。虞晓芬认为,以项目为载体给予融资支持,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预期和市场预期。

精准,还体现在对不同情况项目分类给予融资支持。

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介绍,对正常开发建设、抵押物充足、资产负债合理、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,《通知》突出一个“快”字,提出建立授信绿色通道,优化审批流程、缩短审批时限,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;对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基本能够平衡的项目,《通知》提出不盲目抽贷、断贷、压贷,通过存量贷款展期、调整还款安排、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。同时,加强贷款资金封闭管理,严防信贷资金被挪用于购地或其他投资,从源头上避免融资资金被挪用风险。

“对暂时遇到困难的项目给予融资支持,是这次政策的关键所在,意味着针对供给侧融资需求的力度较以前有所加大。”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说。

各地抓紧形成“白名单”和细化方案,加快政策落地见效

目前,各地加快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,支持项目开发建设交付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
“江西推动银企战略合作,实行信息共享。”江西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杜泰洪介绍,江西已经建立“一个机制”,即省、市两级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明确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实施细则;搭建“两个平台”,即部门会商平台和政银企合作平台。

重庆市住建委房地产开发建设处处长黄玉官介绍,重庆第一时间出台《重庆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施细则(试行)》,推进项目融资加速落地。1月30日,当地已形成首批房地产项目“白名单”,向辖区内金融机构推送项目314个。

金融机构也在积极行动。中国工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按照协调机制要求,进一步加大与政府部门沟通力度,加强与各类房企精准对接,完善行内绿色审批通道,优化审批流程、缩短审批时限,加大对“白名单”内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
近期,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派出6个小组前往12个省份调研,并结合市场形势、调研情况,起草了专门的工作方案,将“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”落实落细。

值得关注的是,《通知》还提出,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要保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。比如,对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、逃废金融债务等问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项目,要提示金融机构审慎开展授信。

《通知》同时强调,要进一步压实房地产开发企业主体责任,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项目销售、处置存量资产、引入投资者等方式改善自身现金流。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法真实反映资产负债、销售经营等情况,合规使用信贷资金,进一步增强银企互信。“这有利于遏制房企经营决策中的道德风险和盲目扩张。”虞晓芬说。
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http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1-66661234或96678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-81695052,诚邀合作伙伴。

地产母公司拖累业绩 风险正逐步出清

地产母公司拖累业绩 风险正逐步出清

上市物企正陆续公布2023年“成绩单”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3月13日,共有7家物企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。有3家预计去年净利润实现增长,另有4家...[详细]
证券日报 2024-03-14
房企土储急“补仓” 拿地意愿渐提升

房企土储急“补仓” 拿地意愿渐提升

日前,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2024年部分拟供商品住宅用地项目清单(第一批),将有22宗地块拟于3月8日至6月7日期间发布出让公告,其...[详细]
广州日报 2024-03-14
金融类和房地产类信托产品逆势增长

金融类和房地产类信托产品逆势增长

受春节长假等季节性因素影响,2月份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的投放出现明显降温。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,2月份资产管理信托产品发行及成...[详细]
经济参考报 2024-03-13
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 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需求

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 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需求

近段时间,多地扩大住房公积金政策优化幅度,提升服务保障水平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[详细]
中国经济网 2024-03-13
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需治本

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需治本

仍处于调整周期的房地产市场将何去何从?人们从全国两会释放出的政策信号中不难发现,我国房地产市场将从稳市场、防风险、促转型3个方面寻...[详细]
中国经济网 2024-03-13

扶持长租房运营机构发展

多位代表委员认为,大力扶持专业化、品牌化、规模化的长租房运营机构发展壮大,提高机构化长租房市场占比,是解决新增租房居住需求的有效途...[详细]
经济参考报 2024-03-12
全国找房热度环比上涨18.6%

全国找房热度环比上涨18.6%

重点监测的65城中,有25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,有36城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上涨,购房者信心指数环比上涨4.3%,近4成经纪人认为3月二手房市场需...[详细]
中国经济网 2024-03-07
促进家居消费提质升级

促进家居消费提质升级

“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、上下游链条长,对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效应显著。”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委员认为,要打好政策组合拳,推动...[详细]
人民日报 2024-03-07
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 用心用情托起群众安居梦

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 用心用情托起群众安居梦
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,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,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。[详细]
人民日报 2024-03-07
自己卖房省了中介费 “费心事”却省不了

自己卖房省了中介费 “费心事”却省不了

业内人士指出,业主自主挂牌,客户直接约看,官方平台保障签约成交,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,二手房“去中介化”的热炒,进一步说明了房地产经...[详细]
工人日报 2024-03-05
加快推动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

加快推动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
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,国家层面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体系已经齐备,关键是抓好落实。各地要加快建立轮候机制,摸清工薪收入群体...[详细]
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-03-05
1月:70城房价环比降幅整体收窄

1月:70城房价环比降幅整体收窄

近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最新变动情况。从数据来看,1月房价环比降幅整体收窄,同比整体延续降势。[详细]
中国消费者报 2024-02-29
节后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回升 议价空间环比扩大

节后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回升 议价空间环比扩大

春节过后,北京多个售楼处人气渐旺,二手房数据也开始明显好转。诸葛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4年第8周(2月19日至2月25日)监测重点城市中,12...[详细]
证券日报 2024-02-29
版权所有: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09062847号-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
通讯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 邮编:250062
技术支持: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